“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,是一場接力跑,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,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。”習近平同志的這一重要論述,深刻揭示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也必須有一代人的擔當。我們這一代人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,必須弘揚擔當精神。廣大黨員、干部要把敢于擔當作為自己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,敢于擔當責任,勇于直面矛盾,善于解決問題,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努力創造出經得起實踐、人民、歷史檢驗的實績。
敢于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精神特質,也是我們黨能夠改變中華民族命運的重要原因。沒有中國共產黨人的擔當精神,就沒有中華民族的今天,就沒有中國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。當前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,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了無比光明的前景。與此同時,今天我們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空前復雜,面對的風險和挑戰空前嚴峻,攻堅克難的壓力前所未有。越是在這種情況下,黨員、干部越是要弘揚擔當精神,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。當前,大力弘揚擔當精神,尤其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力。
堅定人民立場。“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,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。”只有堅定人民立場,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黨員、干部在工作中才能有底氣、有勇氣,敢于涉險灘、啃硬骨頭,堅持原則、直面矛盾,積極有為、不懈進取。當前,個別黨員、干部在工作中之所以畏難膽怯、不敢擔當,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民立場不堅定,想著群眾少,想著自己多。黨員、干部必須始終堅持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,站在人民立場看問題,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。只要是對人民群眾有利的事,無論有多難都不能推諉扯皮,必須敢于擔當,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工作。
提升擔當能力。擔當需要能力。黨員、干部既要想擔當、敢擔當,又要能擔當、善擔當。當前,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,面臨大量亟待解決的難題。黨員、干部只有提升自身能力素質,才能把擔當精神真正落實到行動上。要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、觀點、方法觀察問題、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注重把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,努力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;提高運用辯證思維謀劃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,處理好一般工作和重點工作、當前工作和長遠工作、全局工作和局部工作的關系,推動各項工作相互協調、相互促進;提高調查研究的能力,尤其要加強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調查研究,真正把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搞清楚;提高抓落實的能力,堅持說實話、謀實事、出實招、求實效,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。
創新體制機制。黨員、干部能否敢于擔當,既取決于其自身的精神境界和能力素質,也與體制機制的引導、約束、激勵有很大關系。這就要求我們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使黨員、干部克服畏難情緒和膽怯心理,面對工作敢于迎難而上、敢于擔當。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,形成“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”的選人用人機制,把認真負責、腳踏實地、沒有私心的干部放到重要崗位上,形成“有為就有位”的良好氛圍。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,積極探索創新容錯糾錯機制,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,讓有想法、敢探索的干部放下包袱、大膽嘗試。建立健全常態化問責追責體系,引導干部克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錯誤心理,使那些為官不為、不講擔當者受到追究。
(作者單位:中共山東省委黨校(山東行政學院)馬克思主義學院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9年04月30日 10 版)